在線客服
取消醫械注冊檢驗,已經寫入了司法部發布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草案送審稿)》,這是凸顯條例修訂價值的又一新政,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實施了將近二十年的醫械注冊檢驗制度告別歷史舞臺,未來會對行業產生那些深遠影響?哪些相關企業受益最大?我們今天來解讀一下。
醫械是一個受嚴格監管的產業,對政策法規的變動相當敏感,“醫械注冊檢驗”制度從提出以來,經歷了幾次變化。
注冊檢驗制度最早見于我國2000年開始實施的首部《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該條規定了申報注冊醫療器械應該按照要求提交檢測報告及其他資料,這里的“檢測報告”就是注冊申請人注冊檢驗之后獲得的報告。
現行《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一款也規定,申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應當進行注冊檢驗。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應當依據產品技術要求對相關產品進行注冊檢驗。
該條第二款還規定,注冊檢驗樣品的生產應當符合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要求,注冊檢驗合格的方可進行臨床試驗或者申請注冊。
從這些規定可以看出,目前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申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前,需向經認可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申請注冊檢驗后獲得相應檢驗報告,并用于醫療器械上市前審批。
可見,注冊檢驗不僅是進行臨床試驗的前置環節,也是注冊申請的必經之路。之所以這樣規定,顯然是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監管思路分不開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取消傳統的醫械注冊檢驗制度已成為必然,今年6月25日,司法部發布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條例(草案送審稿)》),意味著一些長期困擾醫械行業創新發展的瓶頸將會打破,將對醫械產業產生深遠而又重大的影響。
監管部門該放權了
注冊檢驗的存在,無非是使用產品技術要求來驗證和確保產品的安全有效,在產品注冊階段,這個義務應該由誰來完成值得深思。
長期以來,隸屬于監管部門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按照規定為廣大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做了大量注冊檢驗事務,在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卻有混淆市場主體和監管主體兩者責任的尷尬。
產品以誰的名義上市,誰就應該履行基本的質量管理義務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保證產品安全有效,確保產品質量合格,應該是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等市場主體天然的管理責任。
醫療器械檢驗本來就是產品設計驗證的一部分,是產品研發過程中企業應該完成的工作。在企業窮盡所有的技術手段驗證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后,才能對產品質量作出誠信承諾。
而強制性的注冊檢驗恰巧是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在代替企業完成確保產品安全有效的任務,檢驗機構不僅有義務越位的嫌疑,而且易使自身成為企業產品質量坍塌的背書者。在日后發生產品注冊證書注銷的情形下,這就容易成為企業逃避自身責任的托辭。
作為監管主體,管理部門的職責是做好產品的質量監督,對不履行質量管理義務的市場主體及時依法處置。在注冊檢驗存在的情況下,管理部門如果做了企業應該做的事情,就會形成政企不分。
所以,當取消醫械注冊檢驗制度實施以后,監管部門可以放權了,企業也不能再逃避責任,是有利于市場化發展的一項舉措。
官方檢驗機構將被迫改革
官方醫械檢驗機構與臨床試驗機構同為重要的醫療器械技術評價機構,但兩者的改革步伐并不同步。臨床試驗機構已經在2017年《條例》第二次修訂時,由資質許可改為備案管理,為未來臨床試驗服務的市場化奠定了基礎。
2017年3月15日,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0號),取消了包括醫療器械產品檢驗費在內的41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一“斷奶”之舉,或許就是官方醫械檢驗機構改革的序幕。
我國近60家官方醫械檢驗機構大部分都是附屬于藥監系統或質檢系統的事業單位,他們既有技術又有設備,長期以來承擔了大量的注冊檢驗工作。
隨著注冊檢驗的取消,這一既定的業務來源被切斷后,勢將逼迫官方檢驗機構重新定位,去適應新的生存法則,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運營發展。
第三方檢驗機構迎來發展良機
第三方檢驗機構一直想在注冊檢驗領域為企業提供服務,但是過去,由于醫療器械注冊檢驗作為法定的檢驗程序一直由藥監系統或質檢系統附屬的事業性檢驗機構承擔,第三方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不具有相同的效力,這最后的一公里沒有貫通,導致第三方檢驗機構無法提供相應服務。
現在《條例(草案送審稿)》第九條第二款已經明確規定,產品檢驗報告可以是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或者備案人的自檢報告或者委托有資質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
這就明確了要取消注冊檢驗,按照合法程序獲得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可以接受注冊申請人的委托從事檢驗服務,第三方檢驗機構自此將迎來發展良機。
過去沒有機會,現在機會出現了,檢驗資源增加了,企業會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對于企業和第三方檢驗機構都是好事。
企業自檢能力要增強了
《條例(草案送審稿)》此次還明確了在注冊審評時可以接受企業的自檢報告,從而能夠引導企業有序購置檢驗設備、完善操作規程并做好原始記錄,進而構建自己的自檢體系。
注冊檢驗本質上是證明醫療器械產品是否能夠滿足技術規范的全部要求,屬于產品設計驗證范疇,是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的份內事。當前,國內部分企業的檢驗能力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檢驗條件并達到了自我檢驗的水平,能力不夠的企業應該多加強自我能力建設。
對于暫時不具備產品自檢能力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可以選擇委托檢驗的方式獲得檢驗報告。藥監部門將加強產品上市后質量體系核查力度,并將不符合醫療器械技術規范的產品清除出市場。
取消注冊強制檢驗,有助于鞭策企業承擔責任,并且提升企業自檢能力。
未來醫械行業包括IVD改革一定是有利于產業發展和進步的,醫械注冊檢驗制度改革也不例外,讓我們密切關注制度發展,并且為企業做好謀劃。
對于企業來說,應對改革既要下大力氣做好質量檢查,以便滿足嚴格的監管要求;又要善于利用政策紅利,捕捉難得的發展機會。
廣州安思泰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注冊咨詢公司,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公司奉行”圍繞法規、標準、專業服務客戶、不斷的超越客戶需求和自身價值“的方針,為客戶減少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快速幫助客戶通過藥監局的審核、提前取得產品上市證明。同時為客戶提供完善的咨詢服務“不斷以滿足客戶要求為己任,為客戶的飛躍發展排憂解難。
經過我司專業的輔導,順利幫助客戶短時間內獲得一類產品備案憑證。......
我們就事論事,網友是學藥出身,那我還是建議你選擇藥品注冊,畢竟同專業你會更了解,正如我在上方說過的,只要器械和藥品存在就必須注冊,不管是藥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相關檢驗機構: 根據《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開展2022年......
......
醫療器械的使用安全關系到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醫療器械的使用安全則需要依靠相關法規的規范和監管。因此,醫療器械從業人員需要接受專業的醫......
......
一、引言 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在疫情防控中起著重要作用,科學佩戴口罩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同時,......
2019年5月我司順利與天河區客戶簽訂了二、三類經營許可證(包含體外診斷試劑,植入介入類)的項目......
醫療器械飛行檢查是指在飛機上對醫療器械進行檢查,以確保醫療器械在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為進一步滿足企業公眾查詢醫療器械監管信息的需要,強化社會監督與社會共治,國家藥監局匯總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效期內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備案、......